寰宇園區占地1.2公頃,邀請AIPH會員國、各國政府及城市代表、各國園藝景觀相關機構參與,展現各國的園藝栽培、造園技術。

從爭艷館入口處進入,從流行館前的人行天橋可達。

下圖,馬來西亞生活庭園。

位處熱帶地區,改良自傳統屋頂,融合現代手法,以竹子為主,就地取材。

亭子左側,臥倒的枯木、山蘇、姑婆芋、羊角蕨等代表熱帶雨林,右側是可可椰子、天堂鳥,庭園中包含椅子、鞦韆、平衡木、藤球運動等,都採用天然木材製作。

下圖,馬尼拉圍城,這也是我個人喜歡的作品之一。

菲律賓在長達300年的西班牙統治殖民下,締造今日的天主教建築藝術風格。

圍城,是菲律賓在西班牙殖民時代留下的特別地標,用來阻隔海盜和不合作的原住民進入當時西班牙政府駐留的城鎮Intramuros,緊固的高牆圍繞在主要城市周圍,保護當時西班牙的心臟-馬尼拉。

受西班牙統治期間,菲律賓教會與其它宗教中心、學校、住宅都由這些緊實的牆壁保護。

下圖,夏威夷的熱帶天堂。 

夏威夷四季溫和,奇花異卉成了夏威夷景觀設計的靈魂,『與自然合一』是夏威夷人的信仰。

展示編織夏威夷草裙舞的草裙用葉「Ti leaf」、原生夏威夷的著名蕨類-laua’e,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棕櫚-如昆士蘭的狐狸尾椰子、馬達加期加島的銀棕櫚、斯里蘭卡的叢立孔雀櫚…..。

2011.01.02第三次去花博,這區剛好有三個表演者在跳舞,冷得很的低溫下,她們穿得超熱帶,圍一堆人在看。


下左圖,周邊還擺上類似峇里島的雕刻,不仔細辨識,還以為是印尼的作品!

下右圖,鬱金香生產大國--荷蘭。

 

這是個挺呼巄的作品,放一大面彩圖輸出,擺一雙木鞋就算數,荷蘭的風車呢?草原呢?真要用心作,肯定精彩可期。

想當年我還曾夢想過要去荷蘭玩耍呢,看看這現場,一點FU都沒有。

下圖,希臘庭園--一條綻放到新視界的河流。

告示牌上,秀出一段荷馬的作品<奧德塞>
 「石榴、洋梨和蘋果逐漸轉紅
無花果肥美多汁的、橄欖肥碩又黑亮
所有盛產的作物從不低垂或枯萎
不論是在嚴冬或盛夏,皆是豐收的時刻」

從克里特島、馬其頓幾乎都可見的象徵性植物如橄欖、克里特椰棗、梧桐、百合和月桂樹等,其中克里特椰棗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CUN)紅色名錄的瀕危物種。希臘約有6000種植物包括數百種的藥草植物,是世界上享有最豐富植物群的國家之一。

神殿前,擺上了奧林匹克的圓環圖形,象徵五大洲的結合,以及地球上四大種族的平等共處,覺得意義不大。

近幾年希臘愛琴海的設計風格在台灣非常夯,許多餐廳都以這為藍圖,如果剛好興建在東北角海岸一帶,總能吸引大批人潮前往朝聖。

但看到這館別設計,神殿不夠雄偉,藍白拱門也簡單得出人意外,前面還拉起紅線,拍照也不好看,遠遠不如目前台灣既有的希臘風建築來得漂亮。

這次除拍作品外,也拍了告示牌說明,但不知是翻譯問題,還是原來參加比賽團隊提供的內容就是如此,現場對照後,發現有很大落差,且詞句不順,跳來跳去,只能抓其中隻字片語來猜意思。

下圖,越南。

下圖,泰國綺麗庭園中的祥和。主要元素是存在在泰國社會百年的皇家駁船、菩薩、大象。

古代戰爭中,國王在象背上發號施令,大象也是當地木材業重要的駝獸,而菩薩宗教更是九成泰國人的主要信仰,至於皇家駁船則代表泰國國王,至今在當地慶典儀式中還可見駁船。

下圖就是皇家駁船,下方的生態池採自然工法,池底土壤全取自田裡粘性泥土,種有睡蓮及水生植物。 

由泰國農業部工匠打造、僅皇室才可乘坐的迷你版御龍船金鳳凰,只有原船五分之一,但也夠金碧輝煌了。 

 

花園裡高6公尺的釋迦摩尼佛,是用五萬盆綠雕植物做成,以曼谷佛城佛像一比三的比例濃縮製成。

佛腳踩著四個綠雕蓮花池,一旁還有用盆植栽雕塑的大象。

 

下圖為泰國中部木造民屋及蘭花,屋內種滿泰國聞名世界的原生種「萬代蘭」。

 

泰國的作品,是這次整體展覽中,我個人覺得最用心的少數作品之一,另外一個很用心的是--不丹。

下圖,由快樂之國--不丹打造的「藥師佛園」。

整體的設計構想來自不丹總理吉莫.廷禮,佛寺、金頂屋蓋及佛像是不丹工匠花了一個月手工打造,再耗時一個月組裝,佛寺上蓮花圖案、梵文「種子字」由眾僧及喇嘛親手一筆一劃完成。

入園先被茴香、茜草、車前子等芬芳藥草環繞,沿碎石路經過手工木橋到「彼岸」,象徵極樂淨土,藥師佛端坐佛壇。

園內仿不丹「北高南低」地形,許多遊客會特地到藥師佛前參拜。

入口的白色石牆嵌有六個轉經輪。

下圖,日本,遠州之庭-白砂青松。

下圖,印尼峇里島風。

去過峇里島的,看與不看這裡,都會想去,這次庭園作得不精采,面積與表現物都不如去峇里島看,就不多介紹了。

下圖,美國館。

融合美國木構建築、色彩繽紛花卉與景觀,還有可再生的太陽能系統。

圓弧型木橋是高強度的美國花旗松膠合梁製作,戶外地板、扶手、屋內地板則是以南方松、紅橡為主,木材都經過永續森林資源認證,主樑上方之屋頂是創新的太陽能板系統。

以上是說明板上的文字介紹節錄,對照現場,一整個有點怪異的組合,不知道這能代表美國哪部份的特色?

日本,龍之庭-鯉躍龍門。

由日本安藤隆二以台灣八八水災為靈感,結合日本庭園技術,庭園右邊築地牆設計一個大洞,洞口布滿大大小小滾落狀態的石塊,象徵八八水災的土石流,鯉魚在急流中奮力。

這處景色禪意甚深,我看老半天都不太能理解,看來需要多去不丹處尋求菩薩賜與智慧。

這一隅,很有意境。

站在風味館上,後方的白色建築物是北美館,拍張全景。

遠處那是帛琉與香港園區。

下圖,帛琉的珊瑚花園。瀰漫一片白色沙灘、藍色潟湖、翠綠椰林...。

帛琉是彩虹的故鄉,豐富的海洋生態,使得帛琉成為舉世聞名的觀光聖地。

珍貴稀有的『巨人蚌』(又稱硨渠貝)是帛琉諸多神話發想的起源,設計師以帛琉進口的巨人蚌應用於庭園中,以海洋生態融入庭園造景,感受與驚艷帛琉原色原味的生命力。

看完之後的總結是,層次落差很大,這是競賽與國際性活動,雖說是以展現庭園與植栽為主,但能表現國家特色應該也是重點之一,設計規劃得宜可以為那些國家招攬到多少觀光財?隨意處理,等同於預先就棄權。

其餘一些作品因為鏡頭突然掛點,所以沒有拍攝完全,包括台灣館沒有拍攝到,改天有機會再補資料。但有部分是因為太不精采,我直接就跳過了。

2011.01.02去花博時,特地去拍台灣區的作品。

以竹子交叉編織,陽光從縫隙間撒落一地光影。

再進去點,就看到這個需要仰頭高高望上去的位置,有畏天、敬天之意。

 

如鳥籠般好大的竹編物,以台灣特有的竹子編織,頂端一個圓圓的洞。

台灣竹工藝其實不只這種成就,我在世貿展覽中看過,有人用竹子作成公事包、金縷衣等等,作工之精密,真是讓人難忘。

這個竹子編織...可以再精緻點吧~~。

走出竹鳥籠後,豁然開朗,別有洞天。

我總覺得這裡用竹子把周圍圍起來,有點太封閉,像泰國那個作品,周邊是開放式的,將更有助於作品曝光呢!

寰宇庭園區、風味館、舞蝶館在同一個位置,可以安排一天在此活動。

風味館是花博紀念品販售處,外型以六朵花瓣相疊交錯,曲面向外懸挑的傘狀結構,用竹編概念建造似半開放式的涼亭建築,是花博最大的紀念品旗艦店,近600坪空間。

這次花博的吉祥物設計出很多商品,不妨去瞧一瞧。



二樓輕食區只有一間咖啡館-- Café Plaza,

是復興空廚所經營,提供咖啡、三明治、簡餐,附設32個座位區。

下圖,市立美術館。

重大展覽如下:

■白駒過隙,山動水行、篠山紀信攝影展,展期2010/10/17~2011/01/02

■永遠的他鄉-高更 ,展期2010/11/27~2011/02/20,持花博票特價270元。台灣首次規劃高更特展,網羅歐美、日本10多所美術館借來50多件作品展出。色彩鮮豔濃烈,與花博意象十分吻合。
 
■從狂狷豪邁到絢麗色彩-丁雄泉回顧展,展期2010/11/27~2011/02/13

■莫內的花園 ,展期2011/03/05~2011/06/05,售票制。

花博園區內有兩個花之隧道,分別為【美術公園區→新生公園區,稱為光影森活】與【新生公園→大佳河濱公園,稱為綠築曉徑】,之前說花了五千萬種的絲瓜棚,卻因為季節性有問題而全部死光,應該是種在【綠築曉徑】這個點,好可怕的是...五千萬就這樣不見了嗎?@@。

下圖為【光影森活】,被歸類在美術公園區內。由樹狀結構構成,非水平及垂直線條,可透過線條間的縫隙,光線落下時產生不同的光影變化及趣味性但這當初規劃的想法,遇到天氣不佳,是完完全全看不到效果。

這是後面一段,頗有科幻感。

 

花博文章串連

圓山公園區 

  • 台北●花博-圓山公園區●爭艷館/七道彩虹/地景花海/果樹園區

  • 台北●花博-圓山公園區●流行館(遠東環生方舟)/名人館

  • 台北●花博-圓山公園區●流行館/林國基時尚秀

  • 台北●花博-圓山公園區●文化館/真相館/故事館

  • 美術公園區

  • 台北●花博-美術公園區●寰宇園區/風味館/美術館/花之隧道

  • 台北●花博-美術公園區●舞蝶館/浪漫人蛇戀

  • 大佳河濱公園區

  • 台北●花博-大佳河濱公園區●錫口碼頭/大佳碼頭/活動巨蛋/毛毛蟲大遊行

  • 台北●花博-大佳河濱公園區●花之隧道/行動巨蛋/大佳碼頭/數位水幕

  • 新生公園區

  • 台北●花博-新生公園區●夢想館/未來館/青青步道/星巴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