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離開維也納,最後一天,車行在市區也拍,沒有特地安排的景點,也能一親芳澤,熊布朗宮就是一例。

車行經過的一些特殊建築,先拍再說,回來查資料,發現都是旅遊書上介紹過的景點。

如下圖,卡爾教堂Karlskirche。車行經過,只是先看到圓圓的尖頂,這是奧皇卡爾六世為了避免黑死病擴大,於1713年時下令興建的巴洛克式教堂。

由設計麗泉宮的設計師馮.艾爾拉赫Johann Fischer von Erlach負責規劃,1739年完工。

巨大的圓頂兩側有刻著螺旋浮雕的巴洛克式石柱,浮雕內容是記錄當時黑死病的慘況,教堂前的卡爾廣場有許多花壇與噴泉,是維也納市民平日休閒的好去處。

下圖,美麗的熊布朗宮(麗泉宮)Schloss Schonbrunn 。這座被一片森林圍繞的黃金宮殿,是馬克米希連二世Maximilian II在1569年時為狩獵與避暑功能而建,為哈布斯王朝家族的官邸。

熊布朗宮是以音譯而來,這裡主稱為麗泉宮,名稱來由是1619年,馬提亞斯皇帝在狩獵時發現甘泉,於是1630年時在這處泉水設置了噴泉,就被稱為麗泉宮。

下圖是主建築物的左方,是參觀室內的入口,目前宮殿內開放45個房間供人參觀,包括辦公室、書房、沙龍與臥室。還有長達40公尺、10公尺寬的宴會廳與鏡廳,室內不可拍照。

1695年~1713年時由馮.艾爾拉赫Johann Fischer von Erlach社記,瑪麗亞.特蕾莎女皇時將這裡改建成洛可可風格。並建造了大型海神噴泉與花園,成了今日樣貌。

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室外景觀部分,包括中央花園、園林迷宮、動物園(世界第一座動物園)、棕櫚房、葛洛麗葉特閣樓與數座噴泉。

這座後花園的海神噴泉位於葛洛莉葉閣樓前方,這裡可以拍到噴泉與後方的閣樓建築,是知名的拍照景點。

園區內,許多羅馬式建築的遺跡,讓我想起土耳其的艾菲索斯。

像不像艾菲索斯的建築?

這座噴泉上方,頂端的鷲,是哈布斯王朝的象徵。

 

繞著園區內,偶見林道景致很優美。

 

這座宮殿使用的顏色,我非常喜歡,聽說是因為泰瑞莎女皇喜歡,鎖以被稱為「泰瑞莎黃」。

麗泉宮的後方。

麗泉宮入口處的迴廊,在迴廊內,搭著光影,拍照很美。 

車行經過,看到這兩棟建築真漂亮,拍下來,回來一查,發現竟然也是大有來頭。

華格納公寓Wagner-Haus與馬悠利卡公寓Majolikahaus。這兩棟公寓出自建築大師奧圖.華格納之手Otto Wagner,是維也納青春藝術派代表作。

下圖為馬悠利卡公寓Majolikahaus,外牆以紅、藍、綠的磁磚拼貼出美麗的花卉圖案,也是馬悠利卡磁磚名稱的由來。

下圖為華格納公寓Wagner-Haus,以鍍金的圓形美女浮雕,下方有鍍金的棕梠葉與藤蔓圖案,燦爛奪目。

拉近看看,真是美輪美奐的圖騰,這如果作成耳環肯定也非常漂亮。

 

這次捷克、維也納之旅,在此畫下句點,非常佩服我自己的毅力,雖然只有10天的行程,但我整理圖檔、修圖、找資料足足花了半年時間,從去年八月回台灣,陸續PO文至今,終於大功告成。

發現要買旅遊書,應該要先把行程表拿著對照,確認景點都有,再買。旅遊書雖然都很貴,但有時真是一分錢一分貨,厚且大本的通常資料比較完全,到現場前事先閱讀,才知道哪些重點是不能錯過的。

這份記錄完成後,讓我重新看見了捷克與奧地利維也納的美,是我當時去旅行過程中,沒有發現的,與我同行的朋友說:我們去的是同一個地方嗎?

是的,我們去的當然是同一個地方,只是我們眼裡看見的,有些許不同而已。

越來越確認,很多美麗且有歷史的地方,第二次去肯定收穫更多,只是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去第二次了....。

你可以不懂歷史,到這裡,單純欣賞建築之美,也能大有斬獲,看見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哥德式建築、希臘式建築...等,在這裡都融合得恰到好處,我最推崇這裡的各式雕像,將人體的肢體之美,發揮到極致,每個小細節都能讓人花上許久去欣賞,將美..推向極致。

世界之美,很多樣,很高興,我有幸,又看見其中一樣,且親臨現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