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聽過百威啤酒吧?也可能都以為那是美國或其他國家原創的啤酒,但這一切都是錯誤的訊息,因為,百威啤酒原始生產地就在捷克南方的百威小鎮,聽說是一群捷克人到美國後,將配方帶去生產,受到美國人歡迎後於是落地生根。
根據我看到一份2007年的資料,捷克人平均啤酒消費量連續七年都位居世界榜首,真是驚人,好在此行我也真正喝了百威啤酒,即使不愛喝酒,但也可以驕傲的告訴別人說:我到了百威啤酒的生產地,親口喝了啤酒了^^。
下圖,這是一間中學,有著一個很有歷史味道的木大門。
從飯店處走路步行,參觀這小鎮,是最好的一種方式。
百威小鎮原名巴德傑維契Český Budějovice,比較常被稱為百威,是做中古世紀的小鎮,這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是德國領土,之後割讓給捷克,所以建築都融合德國風味。
這裡的建築在17世紀時重建為巴洛克式風格,也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人類遺產的一個。處處都讓人驚艷,彷彿走入了一個歷史古城,身邊經過的穿著時裝的人,應該是古時代的演員,這裡即使經過歲月洗禮,都像是沒有改變初容般的美。
捷克的太陽,晚上九點才會落下,這裡日照時間很長,我老覺得悠哉時間、玩樂時間都...很長,每天走很多路,也不覺得累,等到回到旅館,碰到床,卻覺得怎突然有那樣深的疲憊感?
喜歡看這裡的年輕人,聊什麼我聽不懂,但喝什麼?每天的生活時間是怎樣安排?下班後都是像這樣聚集在一起聊天嗎?
在戶外聊天,看起來是比台北夜生活的年輕人健康多了....^^。
光是前往百威小鎮廣場的路上,路邊建築的顏色,就是這樣美得讓人覺得心情大好。
紅的、粉的、黃的,甚或是兩三種顏色裝飾,配上漂亮的外牆窗台,甚或是弧形的拱形裝飾,賞心悅目極了。
這裡的手寫招牌,也很有創意。
愛吃水果的台灣人,一直要求要去買水果,已經六點多了,很多商店都已經打烊,終於看到一間水果店,所有人都像是瘋了一樣,直往裡面衝。
賣礦泉水、水果、蔬菜,這裡的番茄、蘋果都很好吃,跟台灣的味道沒有差異,每個人都買了一大袋。
百威小鎮的觀光中心就位在舊城中央的廣場,周邊的建築過去都是富商、貴族居住之處,所以最具代表性。
百威雖說是個小鎮,但卻擁有兩個捷克全國之最。
第一個就是四邊各長133米的正方形廣場,這是捷克最大的廣場--「Namesti Premysla OtakaraⅡ廣場」。
第二個之最,就是廣場中央20多米高的塑像噴泉是捷克最高的噴泉--參孫噴泉。
塑像頂部的大力士參孫,撐開獅子的上下顎,獅子口噴出泉水來,這座建於1726年的巴洛克式噴泉,以舊約聖經內大力士參孫降獅的神話設計。
這次奧地利捷克行,沿途看到的雕像幾乎都跟聖經、神話有關,對沒有基督教信仰的人來說,理解是有點困難的,有部在1950年代很知名的史詩電影「霸王妖姬」就是根據參孫降獅的故事拍攝,故事描述舊約聖經中最力大無比的勇士參孫,所愛的女人莎瑪德因他而在一場戰鬥中被誤殺,莎瑪德的妹妹黛莉拉決心替姐姐報復。黛莉拉以美色引誘參孫後將他具神力的長髮剪掉,賣給敵人當奴隸。眼盲的參孫受盡屈辱,終於在頭髮再度長長後,重獲力量。(文字節錄於星光大道網站)這部片子曾獲奧斯卡獎,導演還拍過十誡。
這座噴泉的水可不只是裝飾用,它還引自Vltava伏爾塔瓦河水供全城的人飲用。
下圖,位於廣場邊的市政廳,也是這裡知名的建築。這座受波希米亞建築建築影響的巴洛克造型,建於1555年,1730年時由文藝復興式的老市政廳加上兩邊民居擴建呈現在巴洛克式的立面,中央跟兩側有三個蔥型的圓塔,正中央山形牆邊緣有圓弧狀收尾就是波希米亞建築特有的模式。
屋頂上四個雕像,各自象徵勇氣、公平、智慧、謹慎,也有一說是象徵正義、勇氣、智慧和勤奮。
著名的黑塔從廣場遠遠就可以清楚看見。
下圖,這棟建築物位於我們用餐的隔壁,一樓是兌換錢幣處。拍這對母子是因為那個穿綠色衣服的小孩,騎著一個綠色小車,真是可愛極了。
廣場兩邊的建築物下,都是18世紀哥德式拱廊。
上圖那棟黃色建築物左邊綠色與粉紅色的大建築物是這裡知名的百年茲芳飯店(Hotel ZVON),這裡附設一間知名且有歷史的Česká Rychta餐廳,以烤鴨大餐著稱,非常有名,也在廣場周圍。
右邊粉紅色在過去那間白色建築物就是今晚要用餐的鑫城酒樓中餐廳。
百年茲芳飯店(Hotel ZVON)建立於1533年,走廊屋頂就掛著這招牌。飯店外有戶外咖啡廳,當時經過時已經準備打烊了。
是的,到處都有人在吃冰淇淋。
廣場是當地人生活的中心。
兩側種植許多漂亮的花,還搭配了顏色。
還不到吃飯時間,信步從小巷內亂鑽。
CSOB是捷克的主要銀行之一,這棟建築物非常典雅。
上面印有浮雕。
富麗堂皇的巴洛克式銀行。
用遠鏡頭調了最高處的細部,彩繪得十分精緻。
巷弄內的每棟建築物,看起來都十分具有歷史價值。
知名的聖尼可拉教堂,建於14世紀,後來改建為有著尖塔高聳的哥德式教堂,1641年時曾發生大火,重建後變成現在的巴洛克式風格。
正門入口有三座鑲嵌在立面牆壁上的雕像,是聖尼可拉、聖瓦次拉夫與聖奧瑞汀,是捷克雕刻家湯瑪斯賽斯在1683年的作品。
這天來時,教堂已經休息了,側邊正在整修中。
教堂旁旁是高72.25公尺的黑塔,因為立面是黑褐色而被稱為黑塔,我一時還跟美國恐怖大師史蒂芬金的黑塔系列作聯想....,但應該是沒有關係。
黑塔建於1550年-1557年間,功能除了大鐘報時外,還有監控火災的功能。塔內部必須繞過五個大鐘才能到達頂端的展望台,可以拍攝整個廣場的全景。
教堂與黑塔。
往回走,哥德式拱廊的公用電話。
晚餐處:鑫城酒樓,搭乘老舊又小的電梯往上,一樓也有錢幣兌換服務。
北京中國人來開的,已經開了10多年了,老闆娘十分豪爽。
先上了小菜。
這是過年時我們吃的糖粉包花生。
番茄,原以為會像是宜蘭的梅漬番茄一樣的味道,但完全不同,就是單純番茄切片而已。
炒青菜。
老闆娘說,在捷克,青菜比肉貴。
這次全程我每一頓都拍食物照片,總覺得沒拍,就像是沒吃到一樣,回來總是會立刻忘記...即使菜色都大同小異。
裡面布置得古色古香,這背影是我們開車的司機先生-湯瑪士,46歲,身高190,長得挺帥的。
一群人就定位,飢腸轆轆。從窗外就可以看到廣場與地標-黑塔。
平淡無奇的紫菜湯上桌。標準中國人上菜方式,先喝湯,才吃菜,與我們台灣飲食習慣不同。
炸雞腿。
炸雞翅。來到捷克奧地利,吃到的中餐比我幾年前去土耳其、印度、美國加州都吃得好太多了,非常道地的中餐,老闆娘說,只有食材在這裡購買,其餘醬料全由中國帶來,難怪味道如此中式。
肥瘦肉適中的醬肉。
白菜勾芡蝦仁。
木耳小黃瓜肉片。
炒青菜,在國外最懷念吃青菜,台灣人也特愛吃青菜,每餐的青菜不可少。
至少得來個兩盤。
飯後水果--香吉士,非常的酸~~~~~。
酒足飯飽,大夥說想要散步回飯店,回頭拍酒樓外觀。
這座廣場,每年八月份時的啤酒節十分熱鬧。
又走回銀行附近。
商店的櫥窗擺設都很有創意,此行我沿途也拍了不少。
KB銀行。
發現這裡的銀行,都使用了漂亮的舊建築。
上面雕刻十分精細。雖然不知是何典故,但我也拍得津津有味。
銀行最頂端的尖部,像是蘑菇造型般。實在太難找資料了,不然我真想了解這些造型代表的意義為何?
到處都有圓拱狀的小巷弄。右邊這間是餐廳。
下圖的黃色建築物,我查右側招牌上的 GENERALI字眼,這裡似乎是保險公司。
融合德國、捷克風情的小巷弄。
捷克、奧地利到處都有無軌電車。
往飯店路上,這棟建築物外的欄杆上,用不同顏色的玻璃裝飾,就完全讓整個建築的風味改變。
建築物左邊是一個類似社區的地方,建築物顏色也用得鮮豔活潑。
灰藍色的建築物上,鮮黃的欄杆參雜,頗有米羅的超現實風味。
一直遺憾,不知道這些景點處,哪裡拍日出、夕陽最美,問了不拍照的導遊,也沒有辦法回答。
回到飯店往窗外一看,落日就在垂手可得處。
一直有人到處在拍所謂的耶穌光,就是輻射狀的太陽光,窗外,拿相機拍,就有。
已經晚上八九點了,十分疲憊,洗澡後躺上床,立刻墜入夢境。
天氣非常乾燥,半夜發現鼻子出血了....。
明天會介紹飯店的早餐,也是捷克人吃的早餐與甜點。即將前往溫泉小鎮-卡羅維瓦麗、瑪莉安斯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