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卡步道最適合體力普通的都市肉雞來散步,大部分都是平坦的柏油路,
從民居旁的小徑上去,小路也平坦好走,自從後來我走過總督山步道那段後,真覺得,啦卡步道,是天堂!
下圖,芭蕉,這顏色如此嬌艷,
一旁的民居木柱上,停憩了兩隻不太想再動的蛾,偏偏又如此容易被看見,因為顏色與木柱相差太多。
下圖,應該是裳夜蛾的一種,全身都是毛...。
下左圖,枯葉蛾,名字中可知,就是很擅於偽裝的蛾,可惜他停泊的地方是淺色木頭,把自己一身凸顯得更清楚,
從這裡拐向民居旁的小路,才開始真正的啦卡步道之旅。
下右圖,從地底升起來的小頭,不知是何植物?
下圖,鴇(ㄅㄠˇ)色喇叭菌,是日名,從行大的資料中看到名稱,看起來肉肉的、肥嫩嫩的,果然真的可以吃,
是被稱為雞油菌的可食菌種,無法人工栽培,只能在野外生存。
看下端的皺摺,菌柄是中空的。
看這菌柄上,飽含水份,看起來真是香嫩可口阿~~~。
下圖,大孢(ㄅㄠ)毛杯菌,從行大處得知名稱,
生於腐木之上,漏斗狀的杯緣外長著細細的絨毛,仔細看....很像眼睫毛阿。
下圖是往大刀山的登山口,看到這步道,就可得知,這段路程真是輕鬆自得,
雖然中途我還是不免要休息一下..才能再起步走。
下圖,一種菌菇類,下過雨,飽含水分,看起來...好像也可食?
下圖,某種菌菇。
遠望,頂端飄的霧氣的烏來小鎮,這裡的發展,已經到了緊繃的狀態,
再往下發展,這片美景就要失去了。
下圖,膠孔菌,我本來以為是富士山焦孔菌,需大告知富士山的有菌柄,但我拍的這沒有,
整體是很漂亮的白色,杯緣下的菌孔比菌蓋漂亮。
下圖為菌蓋,網路上介紹資料很少。
再拉近一點拍菌孔......好像海底珊瑚般的剔透...。
雖然鏡頭不太好,光線也不佳,開到ISO1600、3200也硬拍...,
如果有帶腳架,應該可以拍得更美阿....。
路邊巧見楓葉落滿地,大家卯起勁來拍....,
一直想去奧萬大拍楓葉,卻遲遲沒有動身,台北近郊拍拍也算交代這一季了吧。
下圖,俯瞰桶後溪的景色。
我一直以為桶後溪是碧綠色的,但發現,桶後溪並不清澈,下過雨後...更是呈現乳白色,
實在是有點小小的失望...但搭配一旁茂密的樹林,有時真該慶幸,
這裡沒有開發過度到撤去這些蓊鬱的蒼綠,如果連這些都保不住了,那烏來的觀光之名,應該也要退去了。
從新店捷運站旁,一路上新烏路,沿途的商家不斷換招牌,但好像新開發的不多,因為溫泉,所以五星級杜蘭朵酒店(原名春秋烏來)、樸石麗緻飯店一直深受高檔客戶的喜愛,其餘平價小旅館也可供選擇,但只要一到假日,普通不過的房間也動輒數千元起跳,也難怪五星級飯店的房間叫價是萬元起跳了。
其實除了泡溫泉外,烏來旁的步道不少,桶後溪林道也很美,山林的美,要親身經歷才知道,泡過溫泉後,其實來這裡走走也不錯,不一定要去挑戰有難度的桶后林道,啦卡步道是一條很宜人的小品,很輕鬆就可走完,冬天菌菇少....到了夏天時,肯定沿途有許多斬獲,有機會...再去瞧瞧^^~~。
☆支持部落格寫作☆歡迎按讚關注+分享!【旅遊‧上癮‧鴉片館】
延伸閱讀
新北烏來●28工作室●創意有機健康料理/無菜單料理/手工私房菜/需預約/有機健康料理
新北市烏來●啦卡步道●(上)來散一個,輕鬆的小步
新北烏來●信賢吊橋●信賢步道/水鴨腳/非洲鳳仙花/野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