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丹鳳山步道,景觀佳、且又交通便利,真是便民的好去處。
從北投捷運站出來,轉大興街直行,
到福安宮處,廟旁左側有一個小台階,
順台階而上,就可抵達步道,
台階上去後,沿途民居種植很多花木,
種得真是生意盎然,我光拍這些花就拍得樂不思蜀。
下圖,藍雪花科的藍雪花。
原產於南非,一年四季都開花,
乍看有點像是繡球花。
花序呈穗狀頂生,花萼筒狀,外面有腺體,5稜;
花冠高碟狀,淺藍或白色,花筒極細長,口部開展,5裂;
雄蕊5枚,子房一室。
這種花開時,如果種成一排,
很有花牆的氣勢。
下圖,九重葛,感謝格友chou告知。
紫茉莉科的九重葛,
因為苞片薄如紙,所以又稱為Paper Flower。
左下圖,蓮蕉,感謝格友chou告知。
蓮蕉,傳說是佛陀腳趾流出來的血,流到大地後生出來的紅色小花,
又稱為美人蕉。
右下圖,金鳥赫蕉,謝謝格友蛙大告知,
一身鮮豔顏色,果然很有來自亞馬遜的FU。
下圖,粉撲花。
原產地於墨西哥,
頭狀花序,腋生,每朵小花細長的花絲聚合成束,形似粉撲。
艷紅色的花朵,
超有活力的模樣,
花朵不可放在陽光直曬處,不然會成凋謝狀態。
上行,抵達軍艦岩親山步道-奇岩山步道口,
可以看到一個廢棄的墓園,
是陸軍一級上將陳濟堂先生的墓園,
佔地有兩公頃,包含石階步道、牌坊、涼亭、圖書館、靈寢,
還有一間看守小屋。
看守墓園的石獅雕刻及靈寢前的西洋式噴水庭園設計,
即使廢棄了,其線條優美都還清楚可見。
下左圖,于右任先生親手寫的墓誌銘。
下圖,這是墓誌銘上的石雕,
改成黑白,更有古韻。
經過兩處廢棄的涼亭,
在老樹的盤根錯節土路中,往前邁進。
光影下,這是芒萁,與我猜的沒錯,是蕨類的一種,
感謝格友davidw66蛙大告知。
下圖,章嘉活佛舍利塔,
前頭有柵欄圍住,
裡面的墓園是中和禪寺開山住持的墳墓,
已經被台北市文化局列為歷史建物,
供奉的章嘉與達賴、班禪等並列四大活佛,
此處是第十九世的章嘉活佛。
下圖,野牡丹,野牡丹科/野牡丹屬,
葉子正反面都披毛,
五片花瓣包裹著金黃色的雄蕊,
這裡好多。
下圖,野牡丹的果實。
下圖,小灰蝶的一種。
位於舍利塔下的奇嚴洞,
為章嘉活佛生前修行之處,
這裡已經年久沒有人清理,
門前落葉多。
我將圖轉成黑白,
因為四周雜樹多,彩色時顯得雜亂,
黑白後,風味不同。
下圖,麻葉秋海棠科,
葉面佈有白點,
葉背是紅色的。
下圖,我用葉面白點、葉背紅色、秋海棠這三組關鍵字查詢,
查出這是--麻葉秋海棠,秋海棠科,以插柑法繁殖,
是人工繁殖出來的品種。
這裡有個小小遮蔽處,
麻葉秋海棠兩側都有種植,
光影很漂亮。
隨便一個窗框,
擺上盆栽,這裡處處有古意。
那盆栽是君子蘭,石蒜科,
原產於南非,
如果是特殊品種,身價不斐。
下圖,麒麟花,感謝格友lizu告知。
大戟科/大戟屬,
此又稱為番仔刺,我們一般的花,其實是他的苞葉,
花色多樣。
花色有黃、紅、橘、粉紅、白色,
還分為大花麒麟與小花麒麟,大致以花朵大小來作為重要區分,
其它如莖、刺也是判斷的依據之一。
下圖,蟬蛻。
廢棄的公園椅,
很有FU。
這裡,古蹟多,
雜草落葉也多,轉成黑白照,
覺得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