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牠的眼神好美,所以換張照片,特寫近一點...,怕昆蟲照的人,抱歉了。
最近一直忙著出清存貨,繼續來PO文說明吧~~。
左下圖,這段路,是最曬的地方,沒有遮蔭。
右下圖,路邊這個,有點像仙人掌。
與上圖,是同一種,待查1。
下圖,山菅蘭(又名桔梗蘭),是在丹鳳山常見的小草,乍看以為是雜草,
但細看他藍色的身影,卻很雅致,
雖然有個蘭字,但它不屬於蘭花,而是百合科。
下圖,野牡丹,在這裡尋常可見。
下圖,桃金孃,屬於桃金孃科,桃金孃屬。
一般在夏季開花,秋天結果,葉面披毛,厚革狀,這應該是我第一次拍到這種花。
下圖,對照應該是桃金孃的果實,可這花蕊可真奇怪??
我是從下圖對照,覺得是其果實。
下圖,車桑子,
屬於無患子科、車桑子數,是種藥用植物。
車桑子的葉子是單葉或羽狀複葉,革質,兩面無毛,
花為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及側生,雌雄同株或異株,花小,為黃綠色。
來張近拍,花萼 2~5 裂,覆瓦狀;
花瓣缺;雄蕊 5~10,通常 8,花期 5~9 月。
蒴果 2~6 瓣,膜質或革質,瓣背有翼,果期 8~10 月。
右下圖,弘法大師紀念碑前的駁坎與石階參道,紀念碑上有漢字+日文草書,
左下圖,巨石後方的神龕,供奉不動明王,為大正十五年,1926年所建。
這次行程很臨時,只有我跟需大兩人同行,沿途竟然也沒再看到半個人...
很安靜、也......荒涼..。
涼風徐徐下,看到這裡有一處平台,前一晚照例沒睡的我,躺下來竟然立刻進入熟睡狀態,
是這裡有特殊的氛圍嗎?還是我真是太睏了?
需大繼續到處拍照去,我大概睡了半小時左右....。
如果不介意這裡荒涼少人煙,平日這裡真是午睡的好去處。
突然一隻蜥蜴跑出來,超怕壁虎的我,是又怕...又想拍,因為他一身顏色,好特別。
下圖的眼神,好清澈漂亮,沒想到放大後,竟然有這等神情..真有靈性,一大收穫!
這隻是--斯文豪氏攀木蜥蜴,身邊有一條黃色縱帶,應該是公的,屬於台灣特有種。
常聽到許多植物、動物的稱謂開頭都是斯文豪氏,
他早期是英國駐台的外交官,是第一個有系統觀察台灣動植物的學者,
由他發現的動植物,就以他名字來命名。
斯文豪氏攀木蜥蜴的身體顏色大多為棕色,會隨環境改變,較高海沷山區則會偏綠色。
下圖,牠稍微側過身來瞧瞧我了....,這叫做台語的(青)我嗎?
體長25~28cm,尾巴很長約佔軀幹的2~2.4倍,是台灣攀蜥中體型最大的台灣特有種生物。
下圖,可以看到他的身長..尺寸不小。
因為是晝行性動物,所以白天也很容易看到,夏天是牠的生殖季節,寶媽部落格有詳細介照。
來來去去這裡,看到幾次,不知是不是同一隻?
下圖,椿象,當時設備還是不好,需大借我微距鏡,但效果還是不佳。
當時在拍這條步道上下集圖檔時,我還在用350D,
這次拍攝一些細微的花朵時,竟然滿成功的,但如果是類似紫花藿香薊類的小花,就沒輒了。
沿途月桃也不少。
雜草叢生,到處都有小石柱,不知當年作何用途。
雖然月桃處處可見,但我還滿喜歡拍這植物的,因為它的花,超多,顏色粉嫩清新。
百年前,日本人在巨岩林間,以石塊整理出上下兩層平臺,上下平臺之間的石階完好如昔,
石階旁兩塊刻著--奉獻,都很有意思。
上下集,到這裡畫下句點,呼~~又出清一次存貨。
丹鳳山給我的印象,
就是...那塊平台,真是午睡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