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湖位於昆明市區內,從動物園搭計程車到這裡,也約10元人民幣,我懶得花時間找公車。
這片對外開放的公園不收門票費,園區內包含海心亭,水月軒,觀魚樓等亭台。
公園內一大片池水與亭台的搭配,很像是西湖與蘇州林園的綜合體,
應該說是介於中間,不似西湖廣大得讓人暈頭轉向,也比蘇州林園的小格局大氣多了。
下圖就是海心亭。
觀光區,你要划船、玩兒童碰碰車等,也是有的。
下圖,是不是很像蘇州的園林風景?
岸邊垂柳綠蔭,觀戲台前的湖水裡還矗立一大塊奇石。
池中的魚,一條條肥得很,因為遊客最愛的就是餵魚,下圖是一家五口,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跟一個小孩出遊,四個大人顧著一小祖宗,是很典型的中國家庭縮影。
行前,我在網路上搜過資料,提及這裡每年十月至隔年二月,有成千上萬的紅嘴鷗到昆明過冬,
從湖面上成群飛起時蔚為壯觀,有的資料寫說到三、四月也有......,
我就說,中國網站上的官方資料,有時候真是參考參考就好,大家眾說紛紜,不知要信哪一個?
我來時已三月中了,但還是心存僥倖,不過終歸是不可抗逆的季節風景,我無緣見到...,
真的....沒半隻....@@。
只能拍拍水裡肥嘟嘟的錦鯉過過癮.....。
可能中國的退休制度也不錯,都市裡的老年人平時就在公園裡彈彈唱唱、或是跳舞,
我在雲南跟上海、江浙一帶看到的生活都是如此。
下圖,是常見的綠頭鴨,公鴨與母鴨。
聽說這種鴨子是地球上飛得第五快的鳥類,可達到每小時65公里。
這些表演者,看到相機都不躲的,大方得很,
反而還會自動變成慢動作,深怕你來不及按快門阿~~,一整個很貼心阿~~。
我對唱戲沒啥興趣,不過看到這些長輩們能過這種快樂的退休生活,
實在覺得是中國老人制度很正面的宣傳。
翠湖原名為菜海子,雲南把湖都稱為海子,因為當時居民都在周邊種菜,於是有此稱呼,
因湖的東北有「九泉所出,匯而成池」,故又名「九龍池」,
下為翠湖中心。
來到這裡也不用擔心餓肚子,因為這裡也有商家賣吃的,
我在這裡遇到台灣的同胞,一對男女朋友吧~~騎單車已經遊了一年,去了好幾個國家了,
沒有時間限制的遊玩,實在讓我羨慕。
下圖是雲南有名的小吃--餌塊,這是雲南騰沖的特色小吃,是用大米作的,放在炭火上烤過,
再放在下圖這樣的保溫簍子裡。
餌塊可以作為塊、絲、麵等不同作法,這餌塊拿起來後,
就直接把那些罐子裡的東西通通都抹上去,這小女孩抹得很老練,我追不太上。
最後一道,就是抹辣椒,雲南人嗜辣已經是習慣,
如果你點菜不先說,一定會有辣椒直接抹上去。
抹好後,對摺再對摺,就像下圖這樣的成品。
這是那一對單車族買的,借我拍照。
說了再見後,大家各自繼續旅程。
賣餌塊的旁邊就是烤餅、飲料,反正生意都很好。
是的,這裡也有櫻花樹,但是栽種面積不是太大。
我又在路上,買了類似用餌塊作成的芋餅,一個售價人民幣1.5元,就是裡面包芋頭而已。
雲南人很擅長歌舞表演,在許多公園處都會看到有居民清晨起來跳舞,就跟台灣跳土風舞一樣,
麗江古鎮的四方街上的歌舞表演比較是給觀光客看的性質,
但這些居民生活圈旁的公園,就真是平常生活的一環,這些媽媽們表演得很陶醉。
看到鏡頭在拍她們,她們完全沒有怯場與影響,且擺頭扭身都有自己的TEMP,
有男有女的搭配,後方還有現場演奏者。
拉近一點看,她們表情還很生動呢。
下圖,這地上都是樂譜,喜愛唱歌、跳舞的雲南人,生活實在很多采多姿。
下圖,水月軒,位於湖東南方,這名稱處是昆明最早的照相館,
1905年建成的水月軒电影院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家電影院,
最近2012/02/24有一則新聞,有人在這處攀折海棠花木,被罰了50元人民幣,
是自2011年3月頒布管理條例後,首張罰單。
根據條例裡,連吐痰、便溺都可以罰,但.......約束力我覺得不大。
這座綠寶石公園裡,建築以清代風格為主,富麗堂皇,
搭配寬闊的池水與周邊的昂然綠蔭,風光瀲灩。
到昆明時,如果你有多餘時間,不妨到這裡走走散散步。
出翠湖後,周邊有條一條小巷,因歷史上居住過幾位名人而被稱之為「先生坡」,
永歷帝遇難處所在的逼死坡、朱德舊居、圓通山唐繼堯墓以及五華山歷屆政府遺址等,
都集中在離翠湖不到一公里的範圍內。
下圖也是我看到一處古蹟的牌子,走近一看,卻發現是民宅,沒有多餘的說明,有點可惜。
翠湖周邊有賓館,不過這裡離機場滿遠的。
地址:雲南昆明市五華區翠湖南路。
打D的話,只要說翠湖就會有人把你載來了,記程車不知道翠湖的,就實在太該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