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去「福山植物園」了,
上一次是約兩年前,在秋天十月時分,還拍到楓葉氣氛,
這裡需要提前申請才能進來,平日與假日都限額,
假日大概需要提前一個月,還需要用抽籤的方式才能選上,
每年三月時會休園一個月,因為野生動物繁衍期,
這裡的植物、昆蟲生態算是保存得十分完好,
蒐羅的幾乎都是台灣特有種的生物,
拍照後回來一查,真是樣樣都有來歷,
且台灣特有種好多,甚或是瀕臨絕種的生物,
可說是台灣特有種的寶地。
端午節連假的第一天,在石碇、雪隧小塞了一下,
但還是順利到達,天氣好得出奇,
入口處的那塊石碑,說是木化石,如果沒人介紹,誰也看不出那塊石碑的價值。
照例都會在這裡小小解說一下,
這些路段中,我對哈盆最有興趣,
看過別人介紹那裡的植物生態真是奇特,也仿如亞馬遜叢林的情境般,
可惜那裡要朔溪、露營,對我來說實在太艱苦了。
沿途的大型植物、樹木都有標示說明,
下圖,「台灣金絲桃」,金絲桃科金絲桃屬。
屬於台灣特有種。
「金絲桃」英文Saint John's Wor,又稱為聖約翰草,
早期基督徒會使用這浸在橄欖油裡,作成聖油,
金絲桃成為民間療法的中草藥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
希臘人以此作為神經促進劑, 美國印地安人則作為消毒殺菌、墮胎、皮肉收縮用途, 歐洲與美洲人把這當乾燥後作成茶葉, 甚至這可以治療憂鬱症阿????真是太神奇了~~@@。
我拍到的這是台灣特有種,與國外的金絲桃樣子肯定有些差異,
也被列為瀕危稀有植物,
下圖為葉面狀況。
這個水生植物池,
有許多鴨子、小鷿鷉、鴛鴦、青蛙都可以輕易看到。
遠處林間,突然看見「台灣獼猴」蹤影,
上次來只見猴子一閃而逝,這次來拍到好清楚的猴子影像,
真是太幸運了。
池上許多「台灣萍蓬草」,早年被分類為睡蓮屬,
後來又被分為萍蓬草屬,又稱為水蓮花,
是台灣特有生物中瀕臨絕種的水生植物。
發現台灣獼猴的蹤影,雖然一閃而逝,
一堆人坐在地上等待....,還會再出現。
聽說有人可以看到20多隻猴子過馬路的榮景?
真是有燒到好香吧?
上次我來時,只看到一眼,稍微一接近就不見蹤影了..,
這次等了一兩分鐘,終於出現囉。
是早起後以水鏡梳洗嗎?
一臉恍然大悟狀:「哇,我怎這樣美(帥)?」
看到網友2008年手札,拍到猴子超清楚,
一來應該有大砲,二來是否是當時猴子比較多?
我已經第二次來了,這次猴子看到的比上次多太多,
也拍到比較清楚一點點,但還是沒有一整群的狀況出現,
這裡猴子很有教養,不會攻擊人、也不會要東西吃,
比起高雄柴山的猴子溫和多了~~@@,
但也請不要動手餵養,養成猴子壞習慣,遊客也要負一部份責任。
下圖,烏龜都出來曬太陽了。
一家人,爸爸媽媽都拿專業單眼相機拍照,
兩個小孩穿雨鞋,
一家人都是登山裝扮,
真是懂生活的家庭。
這一片,在秋天時轉成如楓紅般的顏色,
前方那片就是「水生植物池」。
看一下樹木高聳的身型,
這篇結尾我放上前年秋天來拍攝的植物園照,
現在真是處處一片翠綠...。
下圖,拍青蛙、鴛鴦、水生物都需要等待。
「斯氏懸鉤子」的葉子,
一陣陣風吹來,很難對焦,
這次拍的懸鉤子,幾乎都槓龜。
葉背。
這葉子應該很美味,被蟲子咬成這樣...。
福山植物園裡,只有入口後不久,觀察蝙蝠的亭子旁有衛生間,
其餘處都沒有,
垃圾桶則完全沒有,所以記得把垃圾放車上,免得沿途都要背著..。
這個位於「林下植物區」衛生間旁的六角木亭,
裡面憩息許多隻「台灣葉鼻蝠」。
「台灣葉鼻蝠」屬於台灣特有種穴居型蝙蝠,
是台灣最大型的食蟲蝠。
大白天,他們都在睡覺中,
這些蝙蝠張開飛翼可達60公分以上,
鼻子特化成葉狀,利用聲波辨識方位捕食昆蟲。
來一張清楚特寫,
這裡光線太暗,且蝙蝠不停的在晃動,
ISO開到3200、連拍很多張才成功幾張。
蝙蝠的排遺就直接落在底下,
牠們很厲害,身上都不會沾到便便,
但這亭子裡味道陣陣,
蝴蝶飛來飛去,聽說是以排遺為食,
所以經過附近時,本來很愛拍蝴蝶的我,看到蝴蝶飛舞時我會閃老遠...
想到蝴蝶吃完便便...又沾到我身上....一整個不蘇福..。
這裡其實曬到太陽的地方不多,
但因為衛生間只有入口處不遠一處,
所以喝的水還是少,避免老是要跑廁所的麻煩,
這次回來有點中暑的感覺...。
下圖是蕨類植物區,
我個人最喜歡的蕨類植物區是金瓜寮賞蕨步道..
突然想起來,我好像還沒PO那次的介紹...@@...真是欠很大。
植物園裡,有幾處涼亭可以休息。
下圖,靈芝,
查資料中發現一篇吳美麗主任的學術論文,對於福山植物園的菌菇類有詳細介紹,
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但很可惜是沒有附上照片。
這是反拍底部,整個也是白色,
根據「野菇圖鑑」一書裡,我對照的也有像是P236裡的「松生擬層孔菌」,
不知是哪種菌菇或靈芝?
有人知道煩請告知。
在同一棵枯木上拍到的靈芝,
厚薄有點差,但一樣是靈芝。
下圖,相鄰小孔菌,
很常看到,
我特喜歡它的繽紛多彩,
這是有菌柄的小孔菌,也是辨識的特徵之一,
也很像貓耳朵^^....零食那種。
下圖,七葉一枝花的花苞。
百合科(Liliaceae) 或 延齡草科(Trilliaceae )七葉一枝花屬 (Paris)。
花梗從莖頂抽出,外被片葉狀,綠色,通常比葉長,頂生一花。
屬於台灣特有種,沒拍到它的花,也很漂亮。
我們的千元大鈔裡,帝雉身後就有這花的蹤影。
剛好有光影移動..
我拍了好幾張.....
成功機率不高。
下圖,像是「略薄多孔菌」,屬於多孔菌科,
這是菌菇的背面。
就這一朵,高高長在樹上,像是心型..。
這是菌菇正面。
這次行程分成上、中、下三篇文章,
中、下集有更多昆蟲,
有些連是昆蟲還是黏菌都搞不清楚....,
大自然萬物的學問,
實在是太深奧了。
地址:宜蘭縣員山鄉湖西村雙埤路福山1號
過去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