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在地人稱為天公廟,主祀玉皇上帝,原址本為鄭氏王朝時期官員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平坦空地「鷲嶺」,清咸豐四年(1854年),才於祭天原址建廟立壇。現為直轄市定古蹟。
台灣三間(半)知名的天公廟,除台南天壇外,還有沙鹿玉皇殿、新竹天公壇,另因道路拓寬僅剩半間的彰化元清觀是另外半間XD。
從忠義路路口會先看到大大的天公廟招牌,然後知名的阿霞飯店就在巷口,再往裡走左拐就是熱鬧非凡的天壇,經過多次擴建,目前內部供奉二十多尊神明,外觀保持1899年的模樣。
天壇三進三開間帶兩廊格局,廟埕一側還有龍形照壁,正殿為重檐歇山頂,後殿為雙斜坡硬山單檐式屋頂,屋頂都是起翹的燕尾,從內到外精雕細琢,尤其彩繪、剪黏、泥塑、交趾陶、細木作都驚人細緻,本篇則介紹外部的剪黏、鵝頭墜、石獅為主。
下圖為三川殿對面照壁部分,壁面的龍頭與龍身是泥塑突出壁面顯得立體,屋脊上方的都是泥塑。
兩側為雙龍對看,腳踩朵朵祥雲,中間為一祥獸背負兩極八卦。
祥獸為麒麟負太極,龍頭、馬身、蹄腳、龍尾的麒麟。
兩側祥龍體型巨大,且毛髮飛揚處線條細緻,故都框上鐵絲,主要為保護作用,
兩側龍身下方正脊的是泥塑+彩繪,左側扛燕翹的是三太子阿!
來瞧瞧扛燕翹的泥塑彩繪,左側為三太子腳踩風火輪,右側為孫悟空踩祥雲,光是三川殿前照壁就如此講究,內部更不用說了!
踩祥雲之四爪行龍栩栩如生,龍鬚迎風飄揚,一般裝飾在屋脊上的物件,較少細長線條,畢竟風吹雨打容易破損,但臺南知名的老廟、大廟就是不一樣^^。
在正脊上的泥塑人物都是有故事的,仔細瞧瞧瓦當還是天壇特製的,上面印上天壇兩字,可不是公版ㄟ
本想是不是八仙?但算一算總共有九個人物歐,但是對照下還是挺像八仙,例如下方女性當然是唯一的美女擔當何仙姑,右側是穿戴官服的曹國舅?左側為耍劍的呂洞賓。
下方手枕葫蘆的是李鐵拐,對弈的是衣衫不整的漢鍾離與張果老,張果老後方有一童子,不知道是不是多畫的?
正脊兩側垂降屋脊邊角則裝飾鯉魚吐草。
最厲害的是連這裡都有扛燕尾的老鷹....XD。
天壇特愛扛厝角主題,從外到內各種人物、動物琳瑯滿目,少見如此多扛厝角的裝飾,府城應該也僅見天壇如此,(若府城有其他老廟也如此,歡迎告知,謝謝)。
下圖取自天壇的平面圖,三川門右側的武聖殿,是後來增建的。總共可以看到供奉神明多達20多位。
三川殿兩側龍虎堵大量使用石雕,石作匠師為施天福、施弘毅父子,石堵畫稿來自潘春源,樑坊處則是木雕,水車堵處也有扛厝角ㄟXD
施天福為戰後初年著名石雕司傅,鹿港人,是著名鑿花匠師李松林的堂弟。先向堂兄施坤學習墓園石雕,後向嘉義寺廟石雕司傅學習龍柱石雕。後至臺南石材店工作,從事墓園與寺廟石雕,並移居臺南。1950年至新北市三峽祖師廟擔任石雕總工頭,受李梅樹指導甚多,並遷居三峽,至1980年過世。主要石雕作品在三峽祖師廟,期間並與子施弘毅承接中南部寺廟石雕工程。施弘毅承襲父親手路,先與父親在三峽學習,1967年定居臺南,作品散見臺南、高雄寺廟。1990年代後開始轉而從事石雕工藝品創作並教學薪傳,1998年獲頒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民俗工藝獎。以上文字轉自台灣歷史博物館。
大門前石獅風格是清朝式,肩頸雄壯威猛的風格是清朝特色,且是近年作品,因為不分公母,兩獅都腳踩戲球,嘴也開開。
可以瞧瞧下圖紫禁城內的石獅,是清朝石獅的代表風格。
三川殿外屋簷突出透明玻璃罩,拍攝屋頂剪黏變得困難。這層層屋脊上的裝飾真是太精彩,無一不細緻,但卻常常被大眾忽視,畢竟沒有300MM以上的鏡頭,是拍不清楚這樣高處的藝術作品。
此剪粘為府城知名葉家~葉進祿作品,大家敬稱祿師,民國20年出生,號祿師,是府城知名剪黏藝師「葉鬃師」的次子,十三歲追隨父親從事剪黏工作有六十多年,2016年去世。
下圖為三川殿上的裝飾,正脊中間為手持玉如意尊者兩旁有金童玉女,燕尾脊兩側有三太子騎龍,規帶前的排頭很精彩,兩側垂脊上也是行龍,燕尾處扛厝角者都是睜大眼的武將。
正脊上正中央的玻璃剪黏,從透光性能區分是碗片或玻璃剪黏,玻璃剪黏是碗片之後的發明,碗片早年都從垃圾場內撿出來,後來玻璃材料則是特地製作出來,有的也用廢棄啤酒瓶做材料。
居中者手持玉如意,身上還有飄帶,兩側還有金童玉女陪伴,玉女手拿芭蕉扇,髮際歪一邊像唐朝的墮馬髻,三人踩在六角形居桌上,兩層桌面的連結柱腳還有壽字,剪黏碗上還有彩繪。
兩側騎龍三太子,兵器為太子鎗與乾坤圈,身邊都有老鷹相伴,燕尾下方兩側均是倒爬獅。大量使用各色的小方塊磁磚。
不過我推測,這應該是取自"封神演義"中,哪吒三太子與龍王三太子敖丙東海玩水時起衝突,將其打死後被問罪,哪吒三太子割肉還母、剔骨還父那個故事。
至於老鷹典故,可能來自於龍王三太子大戰5000年老鷹精的故事,其被老鷹丟了一塊大石頭後性命不保,其真身變成彎曲大山,如一條長龍。
這西施脊層層疊疊,超級華麗,上方泥塑各種人物,包括八仙是最常見的,中間那層的八仙還搭配自己座騎。
規帶前方的牌頭分別是兩個主題故事,左為白虎堂,出自水滸傳,主講北宋徽宗時,林沖帶娘子倒東嶽廟燒香還願,遇高太尉調戲娘子並想霸佔之,故將林沖進騙白虎堂,扣上闖入軍機要地罪名將其發配滄州。
右側那個梳著沖天辮、手被綁住的是林沖,其後來在發配過程中差點被官兵害死,幸得魯智深相救,在人偶前方那個穿著長袍的應該就是魯智深。
屋旁兩塔邊緣還飾以倒三角剪黏裝飾,細緻極了。
另一側為甘露寺,出自三國演義"劉備招親",三國孫權和周瑜為使劉備歸還荊州,設下"美人計"騙劉備過江招親。誰知孫權母親吳國太在甘露寺相中劉備,結果弄假成真,使孫、周"賠了夫人又折兵",寺內紅衣老婦應該就是吳國太。
甘露寺正脊還有雙龍搶珠,垂脊、燕尾、草尾飾俱全。
後方屋脊上的行龍後方還有硬團草尾飾,扛厝角的也是武將,與另一側相同。
另一側對仗的也是拿雙槍的人物。圓眼怒目之相。
另一側屋脊上的作品則是福祿壽/財子壽三仙。
燕尾為硬團藻飾,扛燕尾角的是童子。
連鳳凰身上的羽毛都精緻呈現,顏色具有層次感,垂遂下來的尾巴十分柔順,難以想像是泥塑剪黏作品,身下牡丹花的花瓣有大有小,且是由外往內花瓣縮小,很有層次感。
牌頭處可以看到各式水果與花瓶等生活器具。
府城剪黏大家如葉家系統,為安平人洪華所傳,天壇的相關資料中沒有提及匠師名稱,但手法極像是葉家。有些剪黏的甲毛也掉得差不多了。
三川殿的水車堵石雕也有扛厝角的人物,三角窗這位看來像包頭巾、絡腮鬍的中東人?我查到資料石雕為施天福父子負責,這應該也是施家的作品,石雕也是鏤雕式的呢~
三川殿、拜殿外部側邊都有鵝頭墜。
鵝頭墜裝飾得也不含糊,有仙翁提籃、有獅頭。仙翁下方兩螭虎。
周邊彩釋帶也是各種花鳥圖案,類似這樣不起眼的地方,通常是彩繪大師手下徒弟的作品。
鵝頭墜也有剪黏,不過這甲毛看起來比較像制式生產,不是手工剪的,有可能是後來整修?周邊全用小塊磁磚貼起,防水。
獅頭蝙蝠身,下方銜的方鏡上也有彩繪,底端垂掛書卷。
拜殿屋脊上的剪黏,正中央為六角形七級寶塔,頂端為葫蘆,兩側為武將騎龍。
來瞧瞧這塔每一層屋簷下方的剪黏也是一條條不含糊的圍上兩層,每一層門上還彩繪似玻璃圖樣,映照出剪黏的顏色,顏色是隨每一層剪黏顏色變化,塔兩側還有泥塑捲草裝飾。
騎龍的武將後方也有軟團捲草,扛燕角的也是武將,腰帶下還有俗稱的"甲毛"的"槓鎚仔",排列像花一樣。
垂脊前方的是兩童子騎龍,其中一童子手拿兩圓球,不知是不是哪吒法器之一"靈珠子",座騎是五爪龍ㄟ。
下圖是另一童子手上也是雙武器,手執戰斧,看這腳像蹼,不知是否如我推測之三川殿上的龍王三太子是同一故事,
細看剪黏片,如果是現代機器大量生產,通常會有固定尺寸,如果是手切出來的,就每一片都不會相同。
三川殿旁的武聖殿為後期增建。
上方剪黏也十分細緻。武聖殿的門額上寫的是庚申年落成,民國69年(1980年),當時市長還是蘇南成,看來這剪黏應該也是祿師作品,換算下來當時祿師應該是49歲。
正脊中間童子騎的是應該是麒麟?童子是不是持靈珠子的哪吒?
兩側是三爪龍,這次殿跟三川殿可能殿格不同,故屋頂上的龍也有身分尊卑?這身上鱗片看來是工廠生產的玻璃片。
屋簷飾有水草紋。
龍鬚直接以鐵絲來代表了,龍的姿態也是有分,下圖為座龍。
牌頭部分有的就是剪黏上吉祥意涵的物件或水果。
毛髮是順風飄揚的感覺,這一根根玻璃片要拼貼起來,順著身形來打造律動,也真是不容易,這種不起眼的細緻處都如此用心。
麒麟跟龍的眼神都極具威嚴。
我醉心於廟宇裝飾部分,對神明不瞭解,也不多做說明,避免錯誤,
本來是為拍麗水司作品,但常常被屋頂的裝飾給吸引目光,快門都要按壞了...XD尤其是府城的老廟,經典太多,去幾次都是拍不夠的,永遠都有遺漏之處,且每個領域都極為專業,本篇照片太多,分內部與外部裝飾兩篇,外部裝飾則以交趾陶與鵝頭墜、石獅為主。
下集請看 台南中西區●臺灣首廟天壇(下)●府城三大名匾/潮州派透雕作品/最多扛厝角人物/潘岳雄擂金畫
中午去阿霞飯店吃飯,吃完來拍照,下午再去阿霞飯店的分店'鷲嶺食肆",也是一座日式建築,專賣甜點,以上推薦行程,完美!不過美中不足之一是,阿霞飯店只能多人叫菜適合,對於獨行旅客比較不適合就是XD。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84巷16號
電話:06-222-7983
開關廟門:05:00~22:00
☆用文字,帶你妳翱翔世界☆歡迎按讚+分享!
【旅遊‧上癮‧鴉片館】 切換『搶先看』,才不會錯過最新的資訊歐~
延伸閱讀
台南中西區●台南公會堂/吳園/奉茶十八卯●帶外國朋友來會很有面子的地點/古典園林縮小版
台南中西區●陳德聚堂●全台陳氏宗祠距今350年歷史/府城名繪師陳玉峰晚年畫作必看/麗水司之子潘岳雄彩繪門神
台南中西區●金唐閣●這不是咖啡廳也非茶館,而是佛像裝飾藝術家的家
台南中西區●法華寺●府城八景「法華夢蝶」所在地/潘麗水壁畫與門神彩繪是觀賞重點
台南中西區●重慶寺●300年古剎、穿涼鞋的門神/國寶匠師潘麗水現存最早作品/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台南中西區●擇賢堂●蔡草如的精彩畫作/雀替、獅座造型精緻/市立三級古蹟客家佛堂
台南中西區●六合境柱仔行全台開基永華宮●潘麗水門神與王妙舜彩繪/140年歷史鰲魚敬字亭
台南中西區●國立臺灣文學館 (原臺南州廳)●日大正年間馬薩風格的台南州廳/歷經戰火的滄桑美人
台南中西區●德化堂●清朝年間興建之齋堂/國寶匠師潘麗水之壁畫/風調雨順門神為王妙舜作品
台南中西區●六合境清水寺●潘麗水彩繪之哼哈二將與四大鬼王門神/百年觀音與清水祖師老廟
台南中西區●臺灣府城隍廟●潘麗水彩繪門神與四文神/台南三大匾之一"爾來了"/陳篡地之交趾陶與剪粘作品
留言列表